最近更新
多事之秋
多事之秋,拼音duōshìzhīqiū注音ㄉㄨㄛㄕˋㄓㄑ一ㄡ解释秋:年岁;时期。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。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;事端多起的时期。出处唐崔致远《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》:“况逢多事之秋,而乃有令患风。”例子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,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竹取物语
竹取物语[日本]佚名,【作品提要】伐竹老翁在竹筒中发现一个约三寸长的小女孩。三个月后小女孩长成一位姿容绝世的姑娘,取名为(嫩竹的辉夜姬)。许多男子倾慕于她的美貌,向她求婚,其中以石竹皇子、车持皇子、右大臣阿部御主人、大纳言大伴御行、中纳言石上麻吕最为执著。辉夜姬许诺谁能找到佛前的石缽、蓬莱的玉枝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春天有月来几时
李白《把酒问月》全诗原文、注释、翻译和赏析,【题解】作者唐代诗人李白。(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。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饮茶粤海未能忘
毛泽东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》注释和鉴赏,毛泽东诗词《七律·和柳亚子先生①》原文|译文|注释|赏析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饮茶粤海未能忘②,索句渝州叶正黄③。三十一年还旧国④,落花时节读华章⑤。牢骚太盛防肠断⑥,风物长宜放眼量⑦。莫道昆明池水浅⑧,观鱼胜过富春江⑨。这首诗最早发表在《诗刊》一九五七
日期 2025-06-15 阅 12和申
和珅,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贪官,原名善保,字致斋,钮祜禄氏,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。和珅得宠具有偶然性,乾隆后期听不进忠言逆耳,因和珅机灵善变,阿谀奉承揣摩迎合主子意图,为乾隆所宠爱。和珅19岁时充当銮仪卫,经常随侍皇帝出巡,有了与皇帝回奏、回答的机会,从而为和珅的飞黄腾达创造了十分有
日期 2025-06-15 阅 15三月三日天气新
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,【诗句】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【出处】唐·杜甫《丽人行》。【意思】三月三日天气清朗,长安的曲江边有许多美丽的女人来游春。三月三日: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。古代习俗,这天要到水边祭祀以除不祥。后来变成到水边宴饮、游春的节日。新:空气清新。水边:
日期 2025-06-15 阅 10知足者富
知足者富,《知足者富》指知道满足便就是富有。《老子》三三章:“知足者富也,强行者有志。”【例】知足的人不会奢望过高,无论处何地位、何种待遇,都很满足,随遇而安,思想开朗,内心恬静,无所忧愁,精神总是处于良好状态。知足者,皆可心常乐,德常荣,生常富,命常久。《老子》早有所言:“知足者富。”(杜婕惠等《
日期 2025-06-15 阅 12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
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,【诗句】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【出处】唐·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【译注】飞泻的流水直落三千尺,真让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上坠落下来。三千尺:形容落差大,非实指。九天:天的最高层,古人认为天有九层。【意思】瀑布凌空而出,高空直落,犹如从云端飞流直下,让
日期 2025-06-15 阅 12轻舟已过万重山啥意思
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,【诗句】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【出处】唐·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【译注1】两岸高山上的猿猴在不停地啼叫,轻快如飞的小船已穿过了万重青山。诗句写李白流放途中遇赦,乘船飞越三峡的情景,流露出轻松喜悦的心情。【译注2】两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,轻快的小船顺流
日期 2025-06-15 阅 12苹果可以边打电话边录音吗
苹果可以边打电话边录音吗在苹果设备上,用户通常希望在通话过程中进行录音,以便记录重要的信息或对话内容。然而,由于ios系统的限制,苹果设备并不允许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录音功能。这意味着,当你正在使用电话功能时,无法同时启动录音应用进行录音。这是出于隐私和安全的考虑,苹果对应用程序的功能权限进行了严格的
日期 2025-06-15 阅 10窗间过马
窗间过马,拼音chuāngjiānguòmǎ注音ㄔㄨㄤㄐ一ㄢㄍㄨㄛˋㄇㄚˇ解释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出处元吴弘道《醉高歌叹世》曲:“风尘天外飞沙,日月窗间过马。风俗扫地伤王化,谁正人伦大雅。”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时间流逝。感情窗间过马是中性词。繁体窓閒過馬近义白驹过隙反义度日如年
日期 2025-06-15 阅 13鸿浩之志
鸿鹄之志,拼音hónghúzhīzhì注音ㄏㄨㄥˊㄏㄨˊㄓㄓˋ解释鸿鹄:天鹅。天鹅所有的志向。比喻远大志向。出处西汉司马迁《史记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例子大丈夫仗鸿鹄之志,据英杰之才。(元郑德辉《王粲登楼》第一折)正音“鹄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辨形“鸿鹄”,不能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文章合为时而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,【注释】选自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。元九,即元稹,唐诗人。合:应当。【赏析】白居易和元稹是志同道合的好友,文学观十分相似,一起倡导了“新乐府运动”。元和五年,元稹得罪权贵,从监察御史降为江陵士曹参军。元和十年(公元815年),白居易因上书触犯权贵,贬为江州司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不知何处吹芦管
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,【诗句】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【出处】唐·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。【意思】不知何处有人吹起芦管,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。芦管:以芦叶为管制成的乐器。征人:远行的人,此指出外征战戍边的将士。望乡:指思乡。【鉴赏1】漂泊异乡的人,在那凄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枪挑小梁王
《说岳全传·枪挑小梁王》,“枪挑小梁王”,从第8回岳飞完姻归故土写起,到第14回岳飞枪挑小梁王后平定金刀王善之乱与施全结义结束。岳飞、王贵、汤怀、张显、牛皋等兄弟,通过相州节度都院的考试,节度使刘光世要汤阴县知县徐仁查明岳家基业,发银造屋,岳飞娶了李县令千金返归故土,返里后第三日,即与众弟兄赶赴东京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镇南关起义
镇南关起义,又称“丁未镇南关之役”。1907年(光绪三十三年),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,策动广西会党起义。是年12月2日,黄明堂、关仁甫率乡勇八十人,携带快枪四十二杆,潜袭镇南关(今友谊关),清守兵百余人猝不及防,纷纷投降。起义者迅速攻占右辅山三个炮台。3日,孙中山与黄兴、胡汉民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鲁迅 风筝
鲁迅《风筝》全文、注释和赏析,北京的冬季,地上还有积雪,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,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,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。故乡的风筝时节,是春二月,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、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。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,没有风轮,又放得很低,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。但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小山重叠
(唐)温庭筠《菩萨蛮·小山重叠金明灭》原文赏析,(唐)温庭筠菩萨蛮·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,鬓云欲度香腮雪。懒起画蛾眉,弄妆梳洗迟。照花前后镜,花面交相映;新贴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。此词是《花间集》第一首,也是温庭筠十四首《菩萨蛮》中的第一首。古今词人学此词者最多,争议也最纷纭。自清人张惠言谓
日期 2025-06-15 阅 10谨庠序之教
谨庠序之教,谨庠序①之教,申之以孝悌②之义,颁③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三)注释①庠(xiáng)、序:古代对学校的称呼。②悌:恭兄。③颁:同“斑”。【译文】认真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就向学生传授孝
日期 2025-06-15 阅 11古典主义文学
什么是古典主义文学,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兴起于法国,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。从它的发生、发展到衰落,长达二百年之久。由于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,提出以古希腊、罗马为典范,因而有“古典主义”之称。作为文艺思潮的古典主义,是十七世纪法国君主专制时期的产物。十六世纪末,法国结束三十多年的胡格诺
日期 2025-06-15 阅 9